華三川漫畫像 |
華三川先生是我們廣大連友所熟悉的一位老畫家,也是我們所熱愛的眾多連環(huán)畫家之一。他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之多不勝枚舉,早在五、六十年代的《連環(huán)畫報》上發(fā)表的作品就有幾十部,可以說我們每一位連友都能說出他的幾部長篇作品的名字。在我的藏品中有我父親在五、六十年代訂閱的《連環(huán)畫報》,在保留下來的幾十本里就有華先生的十部作品。有《李雙雙小傳》、《怎么辦》、《
項鏈》、《安德凱和獅子》、《木盆》、《一幅畫像》、《邱里寧》、《槍》、《火馬》(彩色)而這些作品我最愛看的就是《槍》,小時候就很有印象,但那時只知道看故事的內容。當我現在重新翻閱這部作品時,看到一幅幅生動傳神的畫面,對繪畫藝術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稑尅访鑼懸粋兒童團長為了得到一支槍和小伙伴們到日本鬼子的據點去搶翻譯官兒子的手槍故事。整部作品畫家采用毛筆勾勒,再加以淡淡的黑、黃兩色相混的水墨加以襯托,仿佛一下給我們帶入了那
《永不消逝的電波》封面 |
風云變幻的戰(zhàn)爭歲月,作品中兒童團員們和小漢奸激烈搏斗的場面栩栩如生。第11、12、13幅畫的搏斗場面一氣呵成,不斷變化的視覺角度使人物動感真實自然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逼真地刻劃了那種生死搏斗的場面,到第14、15幅幾個小伙伴搶到槍以后奔跑時的情景,好像電影里的慢鏡頭在我們的畫家筆下一一定格,自始至終充滿了緊張氣氛。對一個畫家來說,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是畫不出這樣傳神的精彩場面。華先生用筆墨描繪了人物動態(tài)之神韻?v觀他的幾部連環(huán)畫作品如《
脫險記》、《
王孝和》、《
白毛女》、《
永不消逝的電波》也都是如此,卻始終保持細膩精致的風格,用更多的動作語言來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一舉一動之間和人物說話時的面目表情神態(tài)都能表現出作品的實質內涵,這些文學作品的故事內容在華先生的精心描繪下,可以說入木三分。
《白毛女》封面 |
要想把文學作品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推薦給讀者,運用精湛的繪畫技法來表現,這才是連環(huán)畫藝術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它和電影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華先生長期深入生活貼近群眾的結晶。我在80年第一期的《連環(huán)畫報》里看到登載的一篇鄧柯先生介紹華先生的文章,華先生為了創(chuàng)作《
白毛女》深入生活,在河北平山和老鄉(xiāng)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在創(chuàng)作《
交通站的故事》時,他自己被主人公姜老三的行為所感動,完全進入角色,當畫完這部作品時,畫家病了一場,感情還久久地在他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天地里遨游。當看到這里時,我被華先生對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時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所深深折服。藝術來源于生活,人民群眾是藝術扎根的土壤,我想華先生在他人生道路上一定也經歷許多波折。只有對實際生活的親身體驗,才會有對普通百姓這份真摯的感情,才會有了那么多的優(yōu)秀作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