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huán)畫《奇襲白虎團》成書的前后(圖)
《奇襲白虎團》講述了在朝鮮戰(zhàn)場上,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毛主席國際主義、人民戰(zhàn)爭思想的指導下與朝鮮人民一道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取得了朝鮮戰(zhàn)場上的偉大勝利。劇中歌頌了嚴偉才率領偵察兵13人靠毛澤東思想的威力和英雄的膽略,縱深敵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突然襲擊,戰(zhàn)勝數十倍敵人,全殲并搗毀了所謂“最精銳”的白虎團。
為了宣傳這些英雄,58年山東京劇二團首先將這一故事搬上了舞臺,此后山東京劇團64年、67年兩次在全國會演中得到崇高的評價,并在67年黨的二報一刊社論中被定為八個樣板戲之一。在創(chuàng)作和改編此戲過程中,京劇團的全體同意深入生活,真實創(chuàng)作,并邀請戰(zhàn)斗英雄楊玉才親臨現場指導排練,觀看演出。扮演嚴偉才這一英雄的演員宋玉慶為了演好戲中人物,讀劇本聆聽英雄囑,成功地塑造了人民英雄的高大形象。
66年69年學唱樣板戲在全國尉然成風。為了大力普及樣板戲,中央批示要將樣板戲移植到連環(huán)畫中,做到家喻戶曉。許多出版社都將此當作頭等大事,組織大家進行創(chuàng)作,山東也組織了以畫家楊文仁為主,李章庭、王啟民、殷培華參與的四人繪畫隊伍開始創(chuàng)作。 《奇襲白虎團》選頁 |
畫家們深入生活,隨京劇團上山下鄉(xiāng),進軍營去工廠,演到哪跟到哪畫到哪,拍成電影后也是演到哪看到哪。他們與劇中人宋玉慶也結為知己。豐厚的感性積累和扎實的繪畫功底,使他們一年就完成了全部畫稿。71年山東的《大眾日報》采取連載的形式與廣大讀者見面,山東人美又不失時機地在72的成書。由于當時形勢的需要,所以我們看到的這本最早的連環(huán)畫沒有繪畫者的名字,只在底頁上印著72年山東人民出版社連環(huán)畫初稿創(chuàng)作組編繪。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因《奇襲白虎團》畫工精良,捷足先登,又因是山東的人,山東人的事,山東的畫家,山東的劇,上美人美也沒再畫此書,所以此書被當作八大樣板戲的正本,成為文革經典。楊文仁等筆下的嚴偉才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讀者的心目之中。
文:韓紹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