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yáng)連環(huán)畫藝術(shù)
——唐山拜望劉漢宗手記
曾聽河北一位連友對我說:“河北連壇名家劉漢宗先生眼下已經(jīng)閉門謝客了”。當(dāng)時我心中感到一顫,劉老先生的身體是否到了令人“擔(dān)心”的地步了呢?帶著疑團(tuán),我找了好友、唐山《勞動日報》主任記者孔華祥先生,請他約我打前站,據(jù)反饋的消息說:劉老先生身體依然很健朗,只是有些因幾年前患腦血栓留下的后遺癥,行動及口語表達(dá)能力不及以前。這可能是連迷和畫家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感情吧!畫家(特別是我們所崇拜的那些連環(huán)畫家)的健康狀況一直使我們牽腸掛肚。盡管劉老先生身體如此,但他仍保持每天讀報的習(xí)慣,閑悶時偷著找酒喝(因病后家人令其戒酒),這些情況是我見到劉老先生時,他的孝順兒媳對我說的。
初見劉漢宗先生,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和藹、睿智、平易近人?粗,我眼前閃過的是一幅幅的連環(huán)畫畫面。盡管劉老先生身處僻址(相對北京、上海等地、唐山是座小城)。但他的作品在我們?nèi)ψ永飬s聲名不菲,也是我們所想往搜集的名家精品之一。不然的話,怎么會有人出資幾百、甚至近千元的價格求購他的作品,且不辭辛勞地奔波于各地的舊書市,舊書攤,在連友之間相互打聽信息。
帶著敬仰,我終于有緣走進(jìn)劉老先生的寓所,親睹他的藝術(shù)芳華,在交流默契之際,先生情不自禁地用自己顫抖的手拿起硬筆,為我?guī)サ倪B環(huán)畫簽名留念,并親自鈐印。這使我的收藏品又添了一道風(fēng)采。這些書分別是《風(fēng)暴》、《巧救關(guān)勝》、《節(jié)振國》、《鬧太湖》等。
如果說能求得一位老畫家的墨跡是一件幸事、一段奇緣,但這次劉老先生為我提詞時,我的心情是相當(dāng)沉重的。病魔不斷摧殘著他的身心健康,我怕他那拿了一輩子畫筆的手,再也寫不出輕巧的字了。真的,就在老先生為我簽名留念時,因力不從心,不停地顫抖,手中的筆連連墜地兩次。尷尬之余,他那孝順的兒媳為了卻我的心愿幾次躬身拾筆,這場景令我和同行的朋友內(nèi)心陣陣楚痛,淚眼朦朧,這是我們都不愿見到的連壇名家的黃昏晚景!
……室內(nèi)狹小,光線暗淡,而與這一切形成對比的是劉老先生那不曾倦怠的深逐目光。斑斑白發(fā)的頭頂早已覆滿了歲月的冰霜,時間無情而殘酷地改變著世間的一切。雖說在大千世界中,匆匆而過的生命始終不能讓人挽留住什么,但在歷史的明鏡前,卻可以使俗人更俗、庸人更庸。對于在88朵玫瑰中微笑的劉老先生來說,他的連云港藝術(shù)青春永駐,魅力長存。拜訪劉老先生回家之后,總想將自己的喜悅讓大家分享,于是寫下了這段故事,愿大家與我能有一樣的心情、一樣的喜悅。
文:張承德
|